陪伴小孩練習記錄
上個月,審查委員來到 臺北市核心實驗教育機構 Core School ,他們看到其中一組小孩的專題是植物生長記錄/跑步記錄,而裡面學的是Excel、資料庫的設計,並去設計出一套資訊系統去記錄,很訝異地問為什麼?
2016年為了女兒而開設了一個STEAM班(幼稚園大班、小學一年級),當中好幾個回家作業,是記錄這一週每天你在路上看到了哪些顏色的車子數量。每天設定一種顏色,然後那天就只找找看那個顏色的東西,並記錄下來。然後一週回來後,分享發現與感想。
為什麼要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甚至孩子們連學校都還沒有開始學統計相關圖表(長條圖等),就要訓練他們練習如何記錄以及如何看到並察覺那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同每天眼睛都有看到,但卻沒有察覺到。
我雖然是理工背景,但我酷愛史地,讓我來說明我的想法。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很早對於天文、數學等科學有很棒的發現與成就,比起西方早好幾百年,但為什麼後來西方的科學突飛猛進,成就令人歎為觀止,也才有今天的繁榮社會進步,這個問題從小就深埋在我心中。當然,你可以說是文化、民族性、西方的批判性思維都好。但是對我而言,這些還不夠,對於哲學思辨可以解釋,但是對於科學的發展呢?隨著年紀漸長,從學校畢業後,在台灣工作一年後,就開始我漫長的海外創業與工作,在文化衝擊下,更能感受到兩者的差異,而這差異就是我覺得造成西方的科學後發先至的原因,那就是華人在爭論或是傳承時,多是口耳相傳,經驗至上,告訴後進者說等你長大就知道了,你做久了就知道了。而西方講求「證據」,實事求是,說服他人,請拿出佐證。若你看到猶太人們如何討論事情,你更能感受。而這些證據的關鍵就是「記錄」,甚至為了記錄,費盡心思與時間去收集,但沒有這些紀錄,孟德爾也不會透過種植豌豆而有了遺傳學的研究;沒有英國教會每週發行的死亡公報,也就不會有格朗特的「對死亡公報的自然和政治觀察」,開啟了日後人壽保險與統計的研究;沒有第谷的多年星象觀察紀錄,更不會有克卜勒定律。
輸出比輸入更為重要
為什麼會說「記錄」很重要呢,我不說人是選擇性或是有限的記憶,但是生物是較難覺察到「變化」,尤其是不規則或是較細微的差異,因為我們有很好的適應性。然而若是有記錄,能察覺及看到的差異會比純粹的感覺(五感)來得更強烈,這也是我認為達文西(他可是有相當多筆記呢)、費曼之所以能在多領域有很傑出表現的主因之一。
記錄可以幫助你發現並察覺變化。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尤其是關於交易、醫學、天文,或許這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而這些記錄也實實在在地幫助了人們找出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像是曆法就是為了讓人們可以預知未來可能的變化,而趨吉避凶事先預防準備;腓尼基人的精明記帳、埃及的尼羅河氾濫,中華文化的農民曆,到保險、會計、醫師評估小孩成長是否正常。
現在我們都知道觀察很重要,用五感觀察也成為了顯學,但是我更倡導要去做「輸出」,而不是只到了「輸入」階段就停了下來。「輸出」比「輸入」更為重要。唯有「輸出」,你才會保留一個思考的時間去內化「輸入」,轉換整理成你自己懂,甚至別人也能懂的「你的輸出」。
這邊我就不談以文字類方式的筆記輸出,如上課的筆記,留在另一篇再提。
我談的是以數字類方式的紀錄與思維,這也是我認為歐美在科學領域有很大進展的關鍵,也難怪數學為科學之母。
然而這樣的習慣與思維還沒有落實到台灣,台灣仍是以「經驗」、情理法中的「情」為主要的溝通與決策方式。
因此我們應該陪伴孩子多以數字的思維去練習。這是跟文化背景有關,這也就是我觀察到古時候的羅盤在中西方的差異,古時候的中國採用了文字(天干地支)來表示方位,但是西方有WESN外,更用羅馬數字、阿拉伯數字來表示,這表示以數字為思維的方式對於他們而言是在自然也不過了。
數字思維
正因為我們受到自身文化的影響,所以我們才需要加強這一部分的訓練。首先有個重要的想法,要將現象變化都能以數字呈現,不管是具體的生物成長變化,還是抽象的男女熱戀程度(見面次數、通話時間、心跳次數,雙方對話中出現「你」的次數)。
我們思考現象變化時,可以從系統思考的三要件「要素、連結、目標」這個架構去想。這個拆解的過程也就培養了孩子將大問題拆解成小問題,也去練習了如何去定義出適合的分類與更精準的子分類,彼此要素之間的關聯方式。
就以孩子在學校有種植豌豆,這盆非常有趣呢,你注意到了嗎?
生物的本能是繁衍後代(目標),而成長會需要些要素才能進行,影響出來的表徵為何(要素),而要素則是可以繼續拆解成更小的要素,因此當孩子學習到植物生長,我們不應該直接告訴孩子植物生長會需要空氣、水,陽光、土壤,而是應該以「系統思考」的探索方式讓孩子去觀察和想。就以這盆豌豆來看,碗豆的成長竟然與有沒有被龍柏遮掩有關係呢,為什麼?跟陽光有關係,還是可能跟龍柏有接觸有關,還是因為陽光照射導致土壤濕度變化有關?而我們又繼續拆解,陽光中的什麼要素是豌豆需要的?還是龍柏中有什麼是能幫助豌豆成長。怎麼找出那些要素和關係,來幫助達成目標,就是靠著實驗與觀察紀錄。
其實紀錄不單可以強化孩子的觀察力,進而訓練分析,我更認為可以培養孩子持之以恆的毅力,我從我帶孩子的過程,看到了孩子會去為了記錄,不想要中斷,再累甚至睡到一半,爬起來去做靜坐或是該做的事情,然後記錄下來。也看到孩子看到昨天的跑步記錄比昨天慢,(之前都是每天都有進步),然後對自己說我明天跑快一點,晚上要早點睡。讓孩子看得見的他們的成長,產生的回饋對孩子的自信與成就感會很有幫助。
建立融入生活的紀錄習慣
我們要如何陪伴孩子學習記錄,孩子們在學校課程會做月亮盈缺、太陽移動、植物生長等記錄,然而要將「記錄」成為孩子的習慣,我們需要的是融入生活的記錄,最好每天都能發生,要能以夠用的理解去紀錄,不要只有大範圍的結果來一言以蔽之,也不要拆解到非常細微,因為我們的用意是讓孩子透過紀錄的習慣培養出能力,再說若是一開始就太複雜或太難的話,是無法長久持續進行,而好的習慣是可以從簡單入手,不斷地透過檢討與改進,隨之而來的挑戰也因為細微的差異而容易接受,這樣的方式比較有效。此外每週還要帶著孩子進行1對1討論(如何改進記錄方式、有效記錄、你觀察到哪些變化可能的假設,有沒有跟其他有關聯性、讓你聯想到哪些、接下來你會怎麼做等)。分享我帶孩子的幾個討論方向,這也是放在孩子的書桌上及我們的個性化學習平台的作業反思。
- Keep :列出可持續的行動,有好感的事項
- Problem:列出不滿、不安的事項、可改善的項目
- Try:列出可以強化持續(Keep)的部分,或是改善問題(Problem)的點子
- Action:將可實行的嘗試(Try)定為Action
- New:列出你這次有哪些創新或從沒做過的新嘗試
其中一個融入生活的紀錄,我要特別提出來的就是記帳,記帳就是很好的練習之一,或許你會困惑孩子沒有收入和支出,那他怎麼進行呢,我提的方法是讓孩子每天去紀錄父母親的,過程中就會很多有趣的事情(我就被女兒多次唸過你不要亂買,他們也會問為什麼下這決定等等,他們也會從成為父母的記帳小幫手的養成,慢慢博學多聞了起來,他們也會知道颱風即將來了,哪些食物價錢會隨之改變,哪些不太受影響)。
此外,我也推薦讓孩子去學習時間管理,去記錄孩子的行程。
要讓記錄有意義,轉換成有用可理解的資訊,就是統計與機率。這也是我認為未來的小學數學教育關於統計與機率應該要比現在更多點著墨。
推薦app
- Atracker :每日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