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孩子從歷史起源學習
每次孩子坐上我的車,總是喊著要聽魔鏡公公-說給孩子的歷史故事。聽過好幾遍仍還想再聽。故事總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帶孩子學習數學,除了將數學融入到生活中。我個人很喜歡從史地人文來作為學習STEAM方面的起頭,帶著孩子隨著歷史,來看看當初這些是怎麼被發現,又是怎麼演進的,並且配合著地理與人文,為何在那樣的時空與資源下,又是什麼樣的需求,才造就出來。也因此我平常就會搜集一些數學史、物理史、化學史之類,在文章後面,我會列出一些資源。
而在數字與文字的歷史故事中,有個民族是相當有意思的,就是擅長航海、經商貿易的腓尼基人,因為他們要與各國人們交流,也就融合了他們所接觸的種族的文字與數字優點,加以改善運用,也因此發展了有效率的文字與數字紀錄系統,來去紀錄買賣交易的細節,這就是能引起孩子興趣的點。
讓我舉個例子,在小學低年級,會開始帶孩子認識數字與計數,孩子這時候也都知道阿拉伯數字0~9。而我會先從羅馬數字帶起,說說羅馬數字的歷史故事,再來輕輕敲敲孩子的好奇心,你覺得其他國家或是其他種族的祖先是如何告訴他們族人今天獵捕了多少隻豬,捉了多少隻魚。孩子們還知道有哪些的數字系統呢?孩子可能回答,在洞穴中發現的刻痕計數方式,也可能回答以數字為基礎的八進位或十六進位,也可能回答以文字為基礎的中華數字和古埃及數字。這樣的提問能讓孩子慢慢感受到多樣性與開放心態。
而其中具有規律性的羅馬數字,是一個很棒引導孩子進入到組合、重構,以五、十為計數分嶺的概念,帶孩子去預測/猜測下一個羅馬數字是怎麼表示的,怎麼說呢?可以告訴孩子,羅馬數字1是I,2是II,那麼你覺得3會是什麼樣子呢?而5是V(可用大拇指和食指伸直,其他指收回的手勢來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覺得4是什麼樣子呢?孩子可能會寫IIII,那麼可以帶孩子去思考討論,為什麼羅馬數字的4會設計成 IV呢?哪一種比較好?這些都可以帶孩子去討論。而請孩子與別人握手,而交叉的兩隻手,就是5+5=10 ,羅馬數字符號就是X。
再來可以請孩子想想羅馬數字11或是19是怎麼寫呢?我們要大膽讓孩子去嘗試,而不要去主動直接告訴他答案是什麼?去探究前人當初設計的思維模式,這樣才是創意的練習與思考機會。
除了羅馬數字,而巴比倫數字的進位法也是個有趣的故事,而後對於小學中年級的孩子,我會再帶孩子認識電腦的01邏輯數字,來看看另一套現代的數字系統。最後也可以讓孩子設計屬於自己的數字系統。
這也是,我認為教孩子數學,不應該是一開始就要教他們那些數字或是數學計算。可以歷史來當作哪把鑰匙,來開啟數學的那扇門。,來開啟孩子的好奇心與開放的視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