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發展熱情與興趣
我們在職場上或是在教育現場上,常會聽到要尋找你的興趣。聽起來好像是這麼回事,但是提出成長型心態的 Carol Dweck 以及 幾所大學教授提出了最新研究,討論「成長型心態」與「僵固型心態」的大學生對於好奇心、學習與動機的行為有何差異。
在六月底看到這篇研究: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rest: Finding Your Passion or Developing It?,也再多去看了這幾個共同研究教授的學術論文,實在相當有意思。首先先提到在我們談戀愛的時候,你是騎驢找馬的心態,想著這個到底適不適合?還是你是用心經營著每一段關係。而我們都經歷過也知道經營兩人關係,除了愛情外,更需要去投入時間和心力去經營,在關係出現緊張時,會想辦法解決。而不是一遇到爭吵或挑戰,心裡馬上想這不適合我。希望這樣的描述,你應該猜得出來,哪一個比較傾向「成長型心態」的做法,哪一個則是傾向「僵固型心態」的想法。
這篇研究更討論了五個研究,分別是,
- Openness to New Interests
- Ruling Ou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 Does a Fixed Theory of Interest Cause Less Openness to New Interests?
- Motivational Expectations to Strong Interests
- Sustaining Interest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前三個研究,先將大學生依據興趣分成兩類 Techy 理工類與 Fuzzy 藝文類(而不是找兩者兼備的大學生)來探討成長型心態與僵固型心態的人,對於他們閱讀與自己興趣相符與不相符的文章時,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僵固型心態的人閱讀與興趣相符的文章,其投入的程度稍微高於成長型心態的人,但是重點是當閱讀與興趣不相符的文章時,僵固型心態的人接受的程度卻大幅低於成長型心態的人。這顯示成長型心態的人對於新領域的學習,比較具有好奇心並能展現較高的興趣。
對應到在職場上,人們可能一開始因為依據了自己願意投入且喜歡的工作內容而進入了公司上班,但是因為公司業務轉換,而被分配到與自己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內容,甚至是沒接觸過、不熟悉的工作,你會看到有些人會積極去學習,甚至下班後還去參與了許多新領域與技能的讀書會、閱讀了新領域的書、去補習班上課,努力去做好它。有些人則是消極面對、抱怨甚至選擇逃避換工作。這是兩種心態的差別,這也是在變化極為迅速的時代中,對於新創公司,網路世代的公司,會極力招募到具有成長型心態的工作夥伴,因為未來是多變且未知的,唯有學習型的人才才能經過不斷的磨練與經驗累積,對於新事物保持的高度的好奇心,而不停地發展新領域,卻也因為有成長型心態,所以會更深入參與,逐漸成為跨領域的人才。
然而自從1990年起,「Follow your passion」這詞在英語書籍中出現的頻率,足足成長了九倍。並且有逐步成長的搜尋趨勢。然而「Follow your passion」卻可能不是個好的鼓勵人們想法,因為這是種被動的消極做法,如果還沒找到,則是等待著、尋覓著未知的興趣,即便門後的寶藏是你夢寐以求,也可能會因為推動這扇門的過程有困難與挑戰,而心生這不是我的興趣的念頭,或是萌生我對這個沒興趣,我們應該要鼓勵我們的孩子「Develop your passion」,面對任何事情,不管喜愛與否,都應該盡力去做,全心投入。協助孩子設定目標與擬定好策略做法,幫助孩子從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孩子就能愈來愈投入,家長也不用擔心成長型心態的孩子是否只會專注在某個領域,沒有去多方面探索,或是擔心成長型心態的孩子會是很膚淺地接觸多方面,其他研究報導指出具有成長型心態的人,他在發展新領域時,會去融合他的所學,去找出彼此之間的連結,開放心胸去接納,會做得更好。
這也是在第四個研究中,學者們透過測試,僵固型心態的人們遇到不符合他們預期的事物時,他們接下來會怎麼做、會怎麼想。在第五個研究中,學者去測試即便一開始能讓成長型心態與僵固型心態的人們都對與他們興趣不相符的內容感到好奇有趣,但是進一步,請他們去閱讀艱深的文章時(困難挑戰),他們會是什麼樣的表現?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成長型心態的人們,對於新領域會展現強烈的興趣,並在遇到挑戰時,仍能維持高度的好奇心與興趣,去深入探究。,
因為,我們要培養孩子具有成長型心態,他們就對於新事物就不會感到害怕或是排斥,反而,他們會樂於去學習新的事物,去接納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想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