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冰棒棍來造橋
冰棒棍加上熱熔膠,真是好物。
我們已經用冰棒棍蓋了房子,建了風車,造了很多玩具,也做了橋。
在開始介紹如何建置橋前,請先帶小孩介紹橋的演進歷史、橋的美麗。
以下是很好的參考資料,請用電腦觀看。
From Here to There: A Brief History of Bridges
而橋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強壯的支撐,為兩端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連結,讓人車可以在上面安全無虞的通行。
因此橋樑的負重便是我們決定這橋穩定度的關鍵因素了。
開始帶著小孩思考建造長度20~30公分的橋,而負重測試,就拿出各個不同重量的娃娃來吊在橋下面測試看看,看看橋有沒有垮掉。
建造流程是:
- 請小孩畫好橋的設計圖。我建議讓小孩練習使用方格紙進行繪製。
原因是使用方格紙,具有比例尺的功能,
之後可依相對比例進行材料切割準備。另一個功用是,小孩即使不使用尺規,也能依照格線畫出較準確的圖形。進階的話,可讓小孩利用不同顏色畫筆繪製不同長度與用途的支架,以利後續切割材料時,能以相同顏色標記其對應的材料。 - 依據設計圖裁切材料。若設計圖有做顏色標記,別忘了,也要在材料上標記。進階的話,可以讓小孩思考如何用最少的原物料,裁切出來最多的材料, 而製造更少的餘料(切割剩下來而不使用的材料)。
- 依據設計圖組合。思考各個組件的複雜度、重複性、相依性、互斥性,決定組合的優先順序。使用熱熔膠好處就是,黏錯了,容易拆掉且不傷材料。
- 負重測試。將橋面等分四等份。分別在1/4、1/2、3/4的地方,放在測試重物。
讓小孩思考什麼樣的形狀負重能力較佳?三角形,四角形或其他形狀?三角形的角度不同有什麼影響?
將幾個冰棒棍拿掉,換成縫紉線、風箏線,有什麼不同呢?
試著用最少的成本完成堅固的橋。
可以參考下圖橋樑設計圖,試做看看。
而我也使用這手機遊戲App,Bridge Constructor 帶著小孩玩。我還滿推薦這款,我喜歡手作與數位教材交互使用,數位教材的好處就是可以快速測試驗證,不需要材料,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