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陪伴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堅持
在孩子面對挑戰時,提出想要放棄的情緒是常見的現象。作為家長,我們的角色不僅是支持他們,更是引導他們在困難中學會堅持和自我安慰。透過理解、溝通和有效的策略,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每一次挑戰中成長,並讓他們明白「你可以放棄,但不是今天」的深刻意義。
記得以前在Core School,由於要讓孩子在挫折中學會堅持,就會依照孩子的不同狀況去設定各種情境,讓孩子在可預期情況下發生負面情緒,然後我們才可以進行與孩子的對話,教導孩子如何自我安慰與面對挫折。有些孩子會因為自我要求或是表現不好情緒受挫,或是做不好就很容易輕言放棄,有些孩子容易受到同儕影響而想要離開團隊活動、也有已經預想將來的結果,其預判的結果是不好的或是很怕失敗而不願意進行、更有的是一開始就不願意學習新的東西做任何一點點的嘗試,有好多種不同的狀況。
由於我從小參加各式校隊,尤其是小學是體育班,更是要參加各式比賽以及訓練,從長跑馬拉松、躲避球、籃球,到了大學參加了游泳校隊。記得在國小每天要一大早五點就要起床跑長跑訓練過程中,也有想要偷懶,也曾有放棄的念頭,但這類競技型的運動,最終目的要是取得好成績,而不是單純說我有參加就好。當然想要退隊,總是可以找到很多合理化的藉口或理由跟教練說,但我自己每當實在是不想練時,自我內心戲超多時,我就超想跟教練說我要退隊,但是由於一旦退隊就不能再回去,因此我當時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我再等一兩天(甚至更久)後,確定我真正想要退出我再提出,甚至我會規定自己若要提出退隊,只能在星期一提出,其他時間是不可以提出的,一但錯過星期一,就得完成那一周的課程,第二種是我會要求我自己設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原本成績是90分鐘才能跑完課程,我會設定一個小目標,要達到跑進87分鐘內才可以有資格提出。但是往往經過一段時間或是達到我自己訂出的小目標時,我又可以繼續進行了,沒有提出退隊。
也由於我自己的經歷,因此當我成為父母時,我將這作法教給女兒以及我學校學生。
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心理建設,第二部分是目標導向,缺一不可。
心理建設
首先我們需要能接納與理解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表達想要放棄時,應該耐心傾聽,而不是急於給予安慰或建議。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感受被重視。例如,可以說:「我明白你現在很沮喪,想要放棄是正常的。」這樣的回應能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並鼓勵他們更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但我也不會無止盡地等待孩子發洩情緒,當孩子稍微情緒和緩些,可以聽進去旁人說的話時,我便會分享我的經驗,就是教孩子如何自我調節與自我安慰。比如當我情緒低落時或是負面情緒滿滿,我會容許給我自己10次深呼吸的時間,強迫要求自己10次結束後我一定要恢復原來的樣子。小孩曾說10次深呼吸時間很短耶,我說沒問題的,你可以給自己50次也行或是自己決定次數,但慢慢縮短次數。此外,也會告訴他們說,深呼吸時心裡想著,呼氣時我要身體的負能量排出去,吸氣時我要讓大自然的活力正能量流到我身上。哈哈,大概是太喜歡看動漫,從小時候的七龍珠的元氣玉到火影忍者的鳴人仙法,都有這樣的場景。
透過自我調節好情緒後,我才會開始帶他們進行反思,引導他們回顧事情,像是詢問他們的初衷? 幫助他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標和熱情。或是請他們換位思考,若是她的朋友或是爸爸(換位思考的對象若是成年人,我遇到一些小孩會格外願意去想辦法)遇到這狀況時,你會怎麼建議或是帶他們進行反思。此時的重點之一就是,不要在壞情緒當下做決定,你只有在你身心狀況好的時候才能做出決定。奧運體操金牌選手 Nastia Liukin,就曾多次受訪時分享,他母親教她: You can never quit on a bad day. “You can quit, but not today”
“Not today” ,這句話真的很有力量,這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支持,更是鼓勵自我以及面對當下的挑戰的決心與方法。戰爭電影中總是有這類的場景,將帥在對戰前一刻,站在軍隊前鼓舞士兵。
目標導向
若是過度強調等待心情好轉時,才可以做出決定,孩子可能會學會逃避困難,而不是面對挑戰。甚至可能會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依賴情緒,而不是理性思考和解決問題。
因此接下來,我們會鼓勵孩子設定小目標,而不是一開始就看重最終結果。例如,如果他們在體育活動中感到挫折,可以設定“今天就專注於完成一個動作”而不是整個比賽。透過稍稍具有挑戰、短時間可達成的特定目標,是為了讓孩子培養毅力與堅持,能幫助孩子學會不輕言放棄,並在面對困難時學會克服障礙。並且也藉此機會建立責任感,讓孩子會理解到自己對設定的目標負有責任,這有助於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有自我驅動力。在我帶孩子進行STEAM課程時,遇到孩子若因為困難不想做時,我會說「我理解你現在感到沮喪,可以先休息一下,但在你冷靜下來後,我們再一起討論如何面對這個挑戰。」我們尊重孩子的情緒,但不完全放任他們放棄。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構思了一個想法就去做,但失敗而想放棄。面對這樣的情形,我會建議請他們一開始就構思五種或是七種想法後才去執行,當他們用了其中一個想法執行失敗而想放棄時,我就會鼓勵他,你還沒有試過你其他的方法呢。
其實,當孩子達成這些小目標時,他們會感受到成就感,進而增強面對更大挑戰的信心,因此一定要給個小小獎勵或是做個小小慶祝一下。最後不管結果如何,我們都要讚美孩子的堅持努力與勇氣,願意面對未來的挑戰,並且做recap ,回顧今天面對了困境,如何自我安慰與調適,以及設定小目標,積極去完成,若完成後,最後給自己一個小獎勵。這能幫助孩子更好理解與記憶這樣的模式,當他下一次遇到類似狀況時,能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