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多練習觀察:顏色法
培養觀察與創意發想是平日常常要自我練習。
顏色對於小孩是比較感覺敏感的,因此顏色法是我帶小孩第一個玩的觀察法與創意發想。
前幾天早上送小孩去幼稚園,小女兒不肯進教室,我就抱著他看著一整排的小孩安全帽。各式各樣有趣的安全帽,我問他什麼顏色的安全帽最少?什麼最多?就這樣我們一個一個顏色觀察著、數著。數完後,她情緒也穩定了,就快樂地進教室。而放學回家的路上,他也開始注意看著馬路上各式安全帽,也一路上呱呱叫的描述著他的觀察。
顏色觀察法的練習如下:
- 依據色譜主要顏色(白紅橙黃綠藍紫黑),每天選一顏色最為今日的觀察主色(比如今天是藍色),讓小孩去觀察紀錄,從家裡到學校的路途中,有什麼東西是藍色。記錄下來,把每種物品分別畫在卡片(可用彩色名片紙,文具行有賣)上。若許可的話,偶爾也讓小孩拿著相機去將他的觀察用拍攝照片方式去紀錄。每天讓他去紀錄10-20個。
- 晚上觀察結束後,陪伴著小孩,讓他練習表達他這趟觀察之旅,引導他如遊記與說故事的方式進行。
- 提問孩子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家長可發揮想像力去想出問題,讓小孩去從你的問題,再去觀察聯想與思考):
- 你觀察到的東西,哪一個最讓你印象深刻。為什麼?
- 這些藍色的東西,有什麼相同類似的特徵嗎?
- 哪些是跟水有關?
- 哪些會發出聲音同時又跟上學有關?(讓抽象事物與實體事務有所連結),讓小孩發揮想像力把不相干的事物之間,找尋他們彼此的關聯性。
- 延伸遊戲:我們將當天觀察到的卡片蓋起來,讓小孩說出有哪些卡片。在過程中,小孩會採用故事、聯想、事件、記憶、順序等的方式去思考。對於小小孩,甚至可以拿出一個小兔子說,小小兔子要回家或是要去尋寶。對於有些小孩可能無法想出有什麼卡片,可以帶著小孩讓他自已依照他的喜好(如分成男生國、女生國)將卡片做分類成一堆一堆。將這個大問題拆解成幾個小問題,將複雜簡化。一個一個小問題就相對容易上手,每個小問題解決,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延伸閱讀:KJ method(日後再介紹)。
- 所有顏色都玩過一次,我們選定一個主題(例如交通(具體、實體)或好吵(抽象、非實體)),請小孩把每個顏色有關聯到該主題卡片,拿出來數數看,並用阿拉伯數字寫下來。問問小孩,如果有個昆蟲世界的小精靈,不懂我們的語言和文字,他想知道哪一天你觀察到的車子(交通)最多,哪一天最少,你會怎麼讓他知道呢。小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著說著。讓我們在過程中導引著小朋友畫直方統計圖(可採用方格紙或貼貼紙),
就盡情讓小孩子發揮(小孩可能會畫出星期三有五個藍色的車子,表示今天看到了五輛關於交通的東西)。中高年級可練習畫圓餅統計圖。過程中問問小孩哪一種用圖像表達。過程中,讓小孩玩到圖像表達是比較容易讓其他人一看就知道,即便是小精靈。在這過程,可以慢慢帶小孩發揮想像力,還有什麼樣的表示法呢?進而介紹其他圖表。
延伸練習:同時具有兩種顏色的物品觀察。例如今天是藍色與黃色,去看看有哪些東西具有這兩個顏色。再繼續練習三種顏色。
注意事項:
- 專注主題
- 抽象與實體的聯想練習
- 多多讓小孩用畫圖的方式描繪
- 幫小孩準備多種材質粗細的畫筆
- 顏色是視覺感受,試著將視覺感受與其他感官作連結整合。
- 去觀察小孩對於哪種顏色的喜好與敏感度,而多多去練習其他顏色。
- 重點不是教小孩怎麼畫出圖表,而是讓小孩自己認知到圖表的好處。只有小孩知道圖像的好處,小孩才會自己多用圖像去思考,逐步練習不使用文字去視覺思考。